欢迎来到时间银行!

当前位置:首页-地方动态

地名视角 助力乡村振兴

发布时间:2023-04-18 浏览次数:

地名视角 助力乡村振兴

——南沙区“深化乡村地名服务,点亮美好家园”试点工作

2022年,国家民政部开展了“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”试点工作,同年9月南沙区被确定为全国“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”70个试点地区之一。开展试点工作以来,南沙区立足辖区历史资源、文化资源、空间资源与公共服务资源,围绕乡村地名命名设标、地名采集上图、特色资源宣传推广、地名信息服务应用、数字化乡村振兴等工作,健全乡村地名管理机制,提升规范化水平,加强地名文化保护,助力乡村发展,积极探索乡村地名工作的可行路径,切实把乡村地名“管起来”、“实起来”、“用起来”、“活起来”。

(一)规划先行,健全机制,乡村地名“管起来”

结合《广州市南沙区“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”试点工作实施方案》,南沙区将区划地名工作作为南沙重大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工作之一,成立专项试点工作领导小组,全面统筹辖区地名工作开展。通过完善《广州市南沙区“深化乡村地名服务 点亮美好家园”试点工作联动工作机制》《广州市南沙区乡村地名标志设置管理工作机制》《广州市南沙区乡村地名信息采集更新维护管理制度》《广州市南沙区乡村地名常态化管理制度》等相关机制及工作流程,制定《广州市南沙区“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”试点工作项目质量评价体系》(试行),南沙区构建起科学有效、规范严密、配套完备的乡村地名管理制度体系,进一步推进地名各项试点工作的落实,提升南沙乡村地名常态化、规范化管理与服务水平。

(二)分类管理,标准规范,地名信息“实起来”

坚持“规范命名、精准标识、实时上图、动态管理”四原则,南沙区实现地名工作的实时、规范及高效。南沙区编制了《广州市南沙区道路地名规划》,还将地名类别划分为6大类53小类,按照“分片分块”的方式,快速开展乡村地名信息上图工作,织密南沙地名网。通过百度高德地图查询采集、实地走访采集、群众随手拍等方式,目前完成了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4174条,更新百度词条7条,编纂百度词条38条此外,南沙区推出了“南韵”地名推广项目,拍摄录制了15期村居介绍短片及27期地名宣传视频,通过视频号、抖音号等多渠道发布,向社区居民展示南沙浓厚的红色文化、厚重的历史底蕴、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、特色的农副产业、传统的特色美食及高质量的城市发展新态,让社区居民更直观地了解辖区乡村地名文化。

“目前正编制《一村一图》及《文旅路线便民图》及《南沙地名保护名录》等,拟实现“掌上南沙”,让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扫码快速获取更多地名相关资讯,秒读南沙、秒懂南沙。”(南沙区民政局地名科工作人员讲述)

    (三)立足社区,拓展应用,地名服务“用起来”

“让城市留下记忆,让人们记住乡愁”,南沙区民政局动员并指导各镇街、村居结合自身资源特色,通过定期开展“游东涌水乡 品疍家风情”、“用脚步丈量历史”、“麒麟起舞,舞动传承”游学等乡村特色地名系列活动,深化“地名+旅游休闲、地名+历史文化、地名+非遗传承、地名+农产品推广”等服务,拓展乡村地名信息服务应用场景,促使跨领域合作,推动地名工作横向、纵向深入开展;同时将地名服务融入到社区居民旅游观光、文化教育、手艺传统、导航邮寄、农场品选购等日常生活中,让社区居民感受乡村地名为生活带来的美好改变,促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将乡村地名用起来。

(四)多元参与,创新形式,地名文化“活起来”

地名工作单靠行政力量推动远远不够,需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。南沙区民政局牵头,农、体、教、水务、住建、卫生健康、市场监督管理等多部门联动同时,搭建了多元主体参与地名工作的平台,通过地名工作民意征询、随手拍活动、地名视频征集等创新形式,激发社区力量对地名工作的积极参与,让地名工作参与便捷、可及。退休干部、老党员、退伍军人等成为地名工作的骨干力量之一,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特长,化身讲师、导赏员、解说员、摄影师、画家、作者等不同角色,协助开展形式多样的地名文化进社区等服务,活跃社区地名文化氛围同时,借地名试点工作的契机让社区人、文、地、景、产真正活起来,进一步发挥地名工作的价值与深远影响。

2023年3月13日